初中遊記 北京第四中學 高源辰
離開學堂一轉眼有半年了,我在新環境中也已經適應了,能和同學融洽起來了,找到了一些熱血的朋友了。
記得剛開學的時候,老師讓我當國學課代表,我其實並不想當的,只是出於一種強烈的好奇心答應了,“在新環境中,國學課是講古代故事?是一味讀《大學》?還是看一些關於國學的電影呢?”我自問著。
其實事實並不是太理想對我來說,首先我面對在臺上看臺下有許多觀眾時我心中有說不盡的害怕,加上看著其它人把上臺說話都當成一種榮耀時,我會更膽小。第一次我上臺時是我代表我和其他兩名同學做的生物報告,儘管認為我取的材——蓖麻子,加上我的介紹都十分完美,(因為我是運用中醫老師所講得以加工的),但是後來我問同學感受,她竟說:“上臺你頭晃來晃去,身體扭來扭去,還需改善。”我心涼了,她沒有任何一分誇我的口氣,還把我的所有缺點指出,讓我的這份演講幾乎毫無意義,無用武之地。這對我的上臺恐懼感又加上了一橫。
我為什麼要說這麼多呢?因為國學課代表要每週上臺領讀國學課本,我既害怕上臺讀的聲音太小,後面聽不見,又害怕讀的太大聲不小心讀錯一個字,引起哄堂大笑。說實話,我還真有一次豐富的經歷呢!
有一次領讀關於冬至的古文時出現了“餛飩”二字,出於家庭一直讀錯,加上我沒查書的原因,我讀成了“hún dùn ”,不知為何,同學們好像毫無反應,都回應我“hún dùn”。幾天後國學老師就指出了這個錯誤,讓大家查字典,果真查“飩”字只有“tún”一個發音,在當時,在大家都是說:“國學課代表怎麼搞的?連查一下字典都不願意,真是的。”我心中有一種羞澀、對不起同學的感覺,但還有一種很衝動、很生氣的心理,真想沖上去說:“你怎麼當時就不查呢?你自己都隨我讀了,怎麼全怪我呢?”畢竟我錯在先,所以我克制住了這種心理,一言不發。
但不過事一過去,大家都毫無感情的傷害,又是好同學、朋友了。經過一學期不斷訓練,我也開始不怯場了,面對一些事物,我開始勇敢起來,在臨近期末時,我還和一些同學辦了一些有意思的事。
吃午飯時,大家單調的一塊吃飯,對於其他人太無味了,所以有人就不吃午飯了;那麼不吃午飯了,桌上的人就會變少;變少了後就寂寞了,想找朋友一起坐了。我在那時想出了一個方法,就如我的英語老師給我們考試秘訣中的“就地取材,隨機應變。”我開辦了一個“高氏講堂”,但所謂的“高”氏講堂,也只是把幾個在太湖的老師所講融合為一罷了。無論如何,最後那個桌子人員滿滿了。
一學期所發生的事情無數無數,為此,我也發生了不少變化,只不過寫不完了,無法落之於紙上,但我感覺這學期無論是學習方面、生活方面還是交際方面,都是穩穩的,快活的向前方一直走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