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《論語別裁》有感—王多田母親

南師的《論語別裁》講的是學問,他所說的學問並非我們通常意義上的知識,而是哲學,是做人的道理,涉及為人處世,即如何做人做事和什麽是教養。南師說《論語》沒有壹個固執的說法,世間萬事萬物也並非非黑即白,壹百個人有壹百篇《論語》,朱熹有壹篇朱熹的版本,南師有壹篇南師的版本,甚至我通過閱讀南師的《論語別裁》也有屬於我自己的領悟。
 
南師的《論語別裁》是從壹個嶄新的角度用他特有的誌趣的言語講解了壹篇嶄新的《論語》。因為歷史原因,現代中國缺失了100年的傳統文化教育,這100年把我們中華文明的文化精粹都丟了,我小時候念書,連朱熹註解的《論語》都沒有好好念過,知道孔夫子是儒學大家,可是到底什麽是儒家思想,孔子又是如何教導他的學生的?記憶最深刻則是硬生生地背默《出師表》,讓幼時的我對文言文充滿恨意,本末倒置地以為古人迂腐,彼時的錯誤認知亦讓如今的自己十分誠恐!高中時去英國念書,更加崇尚西方人文,熱切地接受西方的思潮與哲學。回國後,更是洋洋自得充滿優越感地行駛壹套極其自我的西方行為準則。直到生下我的兒子,我遇到我人生最大的挫折,我的人生幾乎瓦解,最後卻是中華傳統文化拯救了我,讓我從嗤之以鼻到正視仰望並徹底由衷膜拜中華傳統文化。在我面對那時極致的痛苦時,我開始閱讀南師的著述,從《莊子南譯》到《人生的起點和終點》,並壹邊觀看陳大惠老師的古聖先賢的傳統教育演講的DVD,可以說是南師的著述撫慰滋養了我,並促使我有了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渴望,由此重建壹個更好的人生。
 
最近因為小兒申請貴校入學又開始閱讀南師的《論語別裁》 ,由於幼時的錯誤認知與粗陋的學習態度,我的語文水平和歷史認知均十分有限,開始閱讀以來進展十分緩慢,也不像我的先生那麽有接收的靈感,不是不艱難的,但不正是南師在“學而有何樂”時所說的苦麽.首先,南師是通過字面來解釋,說悅應改為苦.朋友來家是包袱,特別真實,仿佛就是對我這樣的人說的,南師接著把這壹切都分開做了解釋,而真正懂是看了誰來懂得妳這壹小節。南師在這壹篇中對孔子的話提出了自己的見解,並將所有自己的解釋都總結在了壹起。尤其是這篇中引用明代陳眉公的話,真是恰到好處.不但說明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意思,還告訴了讀者,做人做學問成功的途徑。還有壹點,我覺得南師說得甚好,他說現在的人讀《論語》不能依靠朱熹的註解,要自己反復品讀原文,而不是單單看註釋。至於不懂,接著看下去,下文自然有解釋。這才是教導我們真正正確的學習方法,學習中最重要的步驟就在於自學!並且念文章和欣賞藝術品應當是壹樣的,對於南師宣揚的這種學習的自由度和豐富度我亦十分認可。
 
書裏還有壹處觸動我的是講《學而》篇的“無友不如己者”。這句,舊解是“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”,我覺得不免勢利,因為都這樣想,就不會有真朋友壹說了。不過勢利與否是壹回事,某種說法應如何理解是另壹回事,南師卻是硬碰硬地把它圓通了,即把通“毋”的“無”解釋為“沒有”。因而說:那麽“無友不如己者”,是講什麽?是說不要看不起任何壹個人,不要認為任何壹個人不如自己。上壹句是自重,下壹句是尊重他人。“無友不如己者”,不要認為妳的朋友不如妳,沒有壹個朋友是不如妳。”經過南師這樣壹解釋,原來中國傳統文化可以那麽先進!書中觸動開啟我的地方比比皆是,南師的智慧讓我佩服得頂禮膜拜,並由此更加確認了我為吾兒申請入學太湖大學堂的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