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論語別裁》讀後感—潘奕丞家長

時間不知不覺已過去快壹個月,從6月的報名,到告知需要父母寫壹份《論語別裁》的讀後感,從請書到看書,再到今日,坐在電腦面前寫內心真實的讀後感受,感覺真的恍如隔世,自己也快邁入不惑之年,可是卻無法清晰地覺知生命真正的意義:我來世的使命?生命悠悠然地行走著,今天能有緣與南老的書籍為友,真心感覺此身沒有白來世間走壹趟,感恩南老的慈悲,喜舍,內心的大願力,現在中的大踐行,字字句句無不透著壹份愛世人的博大胸懷!
 
《論語》以前陪女兒讀過,可是只是為讀而讀,沒有去想它存在的深遠意義,只是人雲亦雲: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!感覺很好,值得讀,但是無法真正深入,直到這本《論語別裁》的出現,真正讓我開始敬畏孔子的偉大:明事理,懂仁愛,博學問的儒學,真的是我們後人之福報也。因為自身學歷不高,看論語對我來講非常的吃力,但是卻讓我非常的原意去看,因為每字每句都透著為人之道的根本,平實而真切地展開講述:從學問的目的了知:我們所有學習的知識,不是單純的知識,也非文學,而是實實在在的做人做事,多少人?迷惑,顛倒在學問的字眼裏,而無法自拔,考取功名,無限使心,使眼飛躍千裏,萬裏,可是,立足當下做壹個好人,做壹個善人,做壹個養性之人,卻是難中之難,更別談如何立德?壹切都在做形而下之事,沒有去覺察,踐行,體悟形而上的:宇宙,心之載體!子曰:“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於我哉”:做學問要寧靜,不可心存外務,更不可力求表現,要默默領會在心;做學問的誌趣永遠不厭倦,看似“學而不厭”很間單,很容易了解,但深深體悟之後,孔子的學問就在此地,雖然非常平凡,但要知道世界上最偉大的就是平凡,能安於平凡是很難的,這也是孔子“人不知而不榲”的體現,壹輩子,聚焦做好壹件事情,把壹口井挖寬壹米,卻挖深千米,這份堅持誰人能及,誰人能效仿,便是能者,智者。壹生能夠學而不厭,不是件間單的的事情。而我們日常生活中,總喜歡嘗新,眼裏追逐著新異所帶來的快樂感,但卻短暫而恍惚,慢慢迷失人生最終的方向,渾渾噩噩,忘了行走的初心。唯有永保初心,方得始終。孔子通過自己壹生“誨人不倦”,向我們示現壹位宗教家的精神:愛人愛世,舍身飼虎,入海救人的犧牲精神還像是親自施用換心術硬要把自己的東西。裝進他人的腦袋。短暫的百年人生,孔夫子只做了這三件事:1.認為自己沒有學問,默默地學習,並強硬記下來;2.求學問不厭倦;3.教人不厭倦。通過三件事,讓我真實感受為人之平常,乃真正學問非平常也。
 
讀到“為政”,心裏沒有太大的感覺,感覺政治從何能談起?但是看著看著,慢慢了悟到真正的意義非政治,而是通過講述為官的種種,實則來教育,教化,感化身邊的有緣人。那麼怎洋去做呢?子曰:“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,而眾星共之”。就是告知我們為人,為官應以“為政以德,內心有道”,表現在外的行為就無懈可擊。譬如北辰,有自己中心的思想,中心的作風,以道德感化,妳在那裏本身不動,只要發號施令,下面的人就像滿天無數的星座,都會跟著妳的方向動。作為為官者,能以道德來領導,每個人必有道德的涵養;以禮來教化,禮儀的精神便是大家自動自發,如果錯了,生慚愧之心,這洋做到人人有恥,便有了所謂的“且格”,從而達到政治的目的。“為政”還有壹則重中之重:則為孝。那麼何為孝,子曰:“色難,有事弟子服其勞,有酒食,先生饌。曾是以為孝乎”?本意其為有事的時候,像我們做晚輩的,看見父母掃地,接過掃把來自己做,有好吃的就拿給父母吃,妳認為這洋是孝嗎?替長輩做了事,請長輩吃了好的,不壹定就是孝,因為“色難”,這個態度更為重要,外在需和顏悅色與父母交流,切勿沈著臉,給父母臉色表示自己的心情不快,這就違背了孝的本意:敬!發自內心的。而非“今日孝者,是謂能養。至於犬馬,節能有養。”對父母之孝,如果光有養,而沒有愛的心情,就不是真孝。那麼君道,臣道也都是如此,從政的修養和態度,這才是真學問。作為君臣之禮:“臨之以莊,則敬。孝慈則忠。舉善而不教,則勸。”對於臣子,部下,需發自內心的莊嚴,那部下必然對妳恭敬。作為領導對部下如待自己的兒女,懂得付出真情,對於部下不懂的,不討厭他,而是時時去感化他。在各自工作的每個當下,能做到“君使臣以禮,臣事君以忠”,作為領導衷心體諒部下,賦予仁慈,愛護,那麼下面的人自然會因此得以感化,做到對上面自然的忠臣。其然,孝道也是壹洋“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”,生命的延續,最大的教育文化就是身體力行,以身教而非言教,壹切行為的背後都是發自內心,而非施於外在,壹切唯心造,外在只是心的映現而已,所以任何的開始,發心,都不要忘了心的純粹和善良。
 
在慢慢進入《論語》後,壹切都是自自然然,特別讀到“裏仁”這個章節,更是發自肺腑的感嘆孔子的仁愛,意義之深遠…….“吾道壹以貫之”,讓我聯想到釋迦摩尼佛在靈山捏花,迦葉尊者微微壹笑,獲得了印心傳法。而孔子與曾慘也是如此:孔子看到曾慘走進來,如果壹個人道德素養到了寧靜安詳的境界,走路的神態就會和平常不同,憂郁時,走路的神態又變得與高興時不同,學問和修養到了這個境界時,壹切由心而發出,當這份氣息慢慢散發出來時,作為老師便能心心感應到。就如禪宗五祖傳衣缽給六祖,也是看到徒兒的火候相當了,才深夜傳法……世間有多少這洋的感動,已經很少了,世人總是迫於求得成果,把結論放在首位,希望自己得到更多地指點和晉升,看到外在所呈現的壹切,在爭論中陷入無休止的糾纏,人心因為急迫渴望成功,而身心疲憊,焦慮,無法得以清凈本心,生活無法在寧靜,祥和中體驗平凡的美麗,總是手裏握著太多,不願放手,車子,票子,房子等等,都為之視己所擁有,看不到因緣和合,五蘊皆空,看不到自身關系著整個社會的安寧與存亡,總是壹味在索取,人生因為貪,嗔,癡,慢而迷惘了自己要走的路,生命真正意義的所在,物質,名利都只是我們來世的修行工具,而非最終的彼岸,人生不懂自身修為,以德載物,那麼最後的結果,人人內心沒有仁愛,沒有慈悲,沒有喜舍,更多的是比較,計較…….痛苦連綿不斷,苦哉,苦哉!當自身慢慢始於慎獨,把寂寞當成壹種享受,那就可以談論道德了,如果您視寂寞為痛苦而不是享受,就很難講真學問真道德,如果真的為道德而活,絕對不會孤苦伶仃,壹定會有與妳同行的人,所謂誌同道合,只要我們自己做好自己,人都是影響人,而非教育人,正所謂“德不孤,心有鄰”。回望歷史,學習歷史,不是讓我們找到先人的不足和遺憾,而是通過種種發生的事件,讓我們學會思考,學會成長,並學以致用,讓今日世界更加的美好,而非只停在懷念過去的好中,而停止我們心靈前進的步伐,過去只是告訴我們今後如何走好,別無他意。
 
通過閱讀《論語別裁》,也許不能全面的悟透孔老夫子,南老的良苦用心,但是壹點可以肯定:壹切都是為人之道放首位,錯開為人的道德,何談事業成功,家庭幸福,社會安寧,國家昌盛,所有對人的謙恭,仁愛不可少,這是為人之根本,就如壹棵樹的樹根,如果沒有樹根如何吸取大地的營養?樹苗又何以茁壯成長?人之初,性本善,養性養德乃是人生重中之重,培養孩子何嘗不是如此,特別剛開始學知識的孩子。作為父母何等重要,我們便是孩子的樹根,壹個鏈接外界的管道,在這個抉擇的過程中,我為孩子輸入傳統文化的養料,雖然這個過程很漫長,就像壹棵樹苗長成大樹,需要時間的累積,方成真果,為世人可用,體現價值所在。那麼我們的下壹代,何嘗不是如此呢?孩子和父母的關系不局限於壹個家庭,只是比別的父母多了壹份養育,但是最後我認為孩子不是屬於自身父母的,而是屬於全人類的,培養壹個出色的孩子需要諸多因緣和合方能成就,父母只是其中壹份子而已,沒有任何功德可言,所以我的孩子也是天下的孩子,而天下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,不要用分別心去看待自己的孩子,孩子帶著靈氣,智慧來到我的身邊,傳播愛和光,讓父母成長,覺醒,我們應時時感恩老天的賜予,並最終回報老天。國家在無數有為青年中慢慢站立起來,青年強則國強,作為父母的我們應時刻謹記於心。最後希望孩子時刻銘記孔子入世願望和誌向: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懷之。就是說祈願天下所有的老人,無論在精神或物質方面,都有安頓;朋友之間,能夠互相信任,人與人之間,沒有仇恨;年輕人永遠有偉大的懷抱,使他的精神永遠有美好的理想,美好的期盼;作為父母要永遠愛護他們,永遠關愛年輕壹代!
 
祈願:讓世界因我而美麗!讓世界因我而美麗!讓世界因我而美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