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諫太宗十思疏》讀後感 六忠 傅億航

《諫太宗十思疏》是唐朝著名宰相魏徵寫給唐太宗的一篇奏疏,魏徵敢於直諫,在貞觀年間先後上疏二百餘道,強調“兼聽則明,偏信則暗”,對唐太宗開創千古稱頌的“貞觀之治”起到了重大作用。

讀罷此文,我感悟匪淺,雖然此文寫在一千多年前,目的是爲了鞏固封建階級的統治,但論述富於哲理,吐詞發乎深心,氣勢雄健,至今仍閃爍著哲人智慧的光芒,對於現實仍有許多可取之處,我們可以用揚棄的態度來對待。

“臣聞:求木之長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遠者,必浚其泉源。”做事一定要把基礎打好,就如蓋房子一樣,先把地基打好才可以蓋出穩固的房子。在洪應明的《菜根譚》裡面有兩句話“心者,修身之根也,未有根不植而枝繁葉茂者。”要修身必先修心,心是根本,根本沒有扎好,怎麼可能枝繁葉茂。“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,必從烈火中煅來;思立掀天揭地的世功,須向薄冰上履過。”“思國之安者,必積其德義。”一個君主想國家強盛繁榮必先積累德義。孟子曰:“民樂之樂者,民亦樂其樂;憂民之憂者,民亦憂其憂。”並且做到“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”,堅持高尚品德就可治理國家。

魏徵也說:凡昔元首,承天景命,善始者實繁,克終者蓋寡。豈取之易,守之難乎?大多數君主都承受上天的使命,但都沒有堅持到底。難道是打下江山容易,守住江山難嗎?

若一個君主想做到智者盡其謀,勇者竭其力,仁者播其惠,信者效其忠,文武並用,垂拱而治。何必勞神苦思,代百司之職役哉?也要做到“正”,孔子曰: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雖令不從。”讓自己有一股浩然正氣,才可讓天下太平,使百姓安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