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论语智慧守护生命之光 八年级忠班 刘康博

尊敬的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:

      大家好!我是刘康博。今天,我演讲的主题是“以论语智慧守护生命之光——培养学生安全自护意识,助力健康成长”。两千多年前,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时途经卫国,《论语·卫灵公》记载了这段旅程中的智慧箴言。这些穿越时空的思想,不仅教会我们修身齐家,更能为今日的成长安全指引方向。

      《论语》有言: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 安全意识如同护身之“器”,需要通过学习与实践不断磨砺。我们应当主动了解交通规则中的“红灯停、绿灯行”,掌握火灾逃生时的“弯腰捂鼻快撤离”,熟记网络交友的“隐私信息不轻信”。正如古人以弓箭防身,今天的我们也要用科学的安全知识构建防护之盾。学校的安全演练、家庭的风险教育,正是“利其器”的必经之路。

      孔子告诫弟子:“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” 安全意识的培养,本质是对潜在风险的“远虑”。当我们看到同学在走廊追逐打闹时,要预见可能跌倒受伤;当夏日戏水欢愉时,要警惕溺水隐患;当网络信息纷繁复杂时,要提防诈骗陷阱。春秋时期的子路因未听孔子“危邦不入”的劝告而遇险,今天的我们更需以预见性思维,将危险化解于萌芽。

      《论语》强调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,安全意识的培养需要集体力量的托举。当我们发现同学攀爬围墙时及时劝阻,当校园出现安全隐患时主动报告,当他人遭遇困境时伸出援手,就是在践行“仁者爱人”的智慧。从古时“见义勇为”的侠义精神,到今天“平安校园”的共同缔造,个体的安全意识终将汇聚成守护生命的星河。

      老师们、同学们!《孔子在陈蔡绝粮时仍弦歌不辍,传递着“临危不惧”的从容;子贡问“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”,孔子答曰“其恕乎”,诠释着“推己及人”的胸怀。这些智慧告诉我们:安全意识的本质,是对生命的敬畏,对责任的担当,对文明的信守。让我们以经典为帆,以自护为桨,在成长的航程中乘风破浪,让安全的灯火永远照亮前行的方向!

      谢谢大家!